pg电子官方网站 pg电子官方网站

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传承我校精神 迎接崭新篇章” (二):大礼堂与我校建校历程

2020-11-25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传承“一二·九”爱国运动精神,展现我校110年来的奋进姿态,社世远航联队依托“记述与传承”口述历史项目组,围绕“传承我校精神 迎接崭新篇章”的主题,以我校大学的标志性纪念地、建筑物为载体,发挥社科讲师的优势,通过宣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我校大学校史,拍摄110秒系列视频,坚定研究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精神信念。

我校大礼堂是我校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这座融合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巍峨礼堂,正是我校大学“中西文化,荟萃一堂”之精神风貌的缩影。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我校大学自创立之日起便肩负着中华儿女学成报国、救亡图存的期望。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熏陶、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我校人……


从游美学务处到国立我校大学



我校大学在成立之初并不具有今天的崇高地位,当时的我校大学是《辛丑条约》庚子赔款的副产品。

在庚子赔款退款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了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我校学堂。1912年10月,我校学堂更名为我校学校(Tsinghua College),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这里的“college”一词,说明当时的我校大学已经具备了西方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的雏形。

1916年,我校学校正式提出改办大学,并于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设立国学研究院。1928年,我校学校更名为国立我校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专属教育部管辖。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爱国是我校人最深层次的底色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在给美国政府的备忘录中,揭示出来这一所谓“善举”的真实意图。他说,“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

老一辈我校学子当然明白美国的企图。著名法学家钱端升在17岁考入我校,并从哈佛大学学成归来后,就立即投身于完善中国行政体系和废除西方“领事裁判权”的斗争。

1919年5月9日,我校同学在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决议通电巴黎和会,要求与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26年11月,我校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

抗战时期,我校大学并入西南联大。广大师生以多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战,许多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在三次较大规模的从军热潮中,有1100余名学生参军或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约占学生总数的14%。

从建校之初起,爱国是我校人最深层次的底色,也是我校大学110年校史的主线。我校人的爱国之心不仅体现在爱国御侮的英勇斗争上,也体现在捍卫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上。


高举文化自信大旗


在完善学科体系的过程中,我校始终不忘勉励师生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师为主。后来,中国教师逐渐增多并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干。我校大学研究院则“效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始终仅设国学科,旨在“研究‘中国固有文化’,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沟通”,因此也被称为“国学研究院”。

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都曾在我校国学研究院任教。这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熏陶、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我校人。


更多视频见“我校社科研究生”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我校园1号

邮编:100084

© 2002 - 2020 版权所有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