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不走粗放扩张老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目前,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不能再走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
在土地开发和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上,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
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并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发展战略等,积极探索建立跨地区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财税等利益分享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领域配套改革,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积极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等基础设施,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归根结底,面对人口流动新趋势、利益诉求新变化等挑战,要不断改革创新城市工作体制,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以细心、巧心、耐心绣出现代化品质和品牌。
走以人民为中心新路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走以人民为中心的新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第一,把握新型城镇化治理规律。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要结合解决“大城市病”的国际先进经验,构建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现代治理体系。
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应建立健全多层次协调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更好发挥城市群、都市圈效应,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同时,重点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县城“一大一小”两头,着力增强功能品质和发展活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其中,县域是枢纽,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一环。
第二,统筹城镇和乡村的现代化。
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并联式”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在一起。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是客观规律。
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发展,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就会缺乏根基。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把农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而重在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三,重视城市的文明传承和宜居功能。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要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要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同时,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应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此外,要高度重视决策部署的科学性、风险防控的精准性、公共服务的便捷性,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性要求,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努力打造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智慧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来源:解放日报6-11
作者:杨雪冬:pg电子官方网站政治学系主任、教授;陈桢:我校大学数据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