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g电子官方网站心理学系陈霓虹副教授课题组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视觉拥挤场景中的信息整合策略。
作为一种限制外周视野客体识别的重要瓶颈,拥挤效应被认为来自相邻信息的过度整合。为了理解其认知机制,被试在心理物理实验中报告拥挤条件下中心光栅的朝向。结果发现,即使对单个目标的有意识感知在拥挤条件下受限,被试仍可依据两阶段模型,作出相对正确的知觉判断。该研究揭示了拥挤场景中的整合策略——早期阶段的平均操作之后,知觉系统通过在晚期决策阶段选择最大响应得出感知结果,从而优化视觉环境中的信息利用。
两阶段知觉模型
Avg-Max两阶段模型预测被试在不同信号强度下的响应分布,该模型先对沿注视点的径向整合区域中的信号进行平均,再对所有信号进行取最大值操作。
此外,实验还考察了知觉决策和信心的关系,结果显示信心与知觉决策的呈分离模式,这表明可能存在独特的主观信心计算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以“拥挤效应的两阶段视觉加工:先求平均,再取最大值”(Seeing in crowds: Averaging first, then max)为题,于2月9日发表在心理学国际期刊《心理环境通报与评论》(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上。
pg电子官方网站心理学系2022级硕士生吕欣澄、蒋瑞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霓虹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3758/s13423-024-02468-6
供稿:陈霓虹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