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1、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高度,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第一节就明确“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不管是个体的心理疏导、心理疗愈(包括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以及康复),还是宏观层面社会心态的调节和引导,都涉及到整个社会系统,需要在多个层面上联动实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探索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是为统筹推进防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心理资源,也是科学贯彻落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重要体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一大批有理论基础有实操技术的人才,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就是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首选。
2、社会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方面,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险因素。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服务和管理能力严重滞后。当前出现的不理性甚至极端的人际冲突、攻击行为、群体事件、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与人们不健康的心态有关。加强社会心理服务迫在眉睫。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为配合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学院研读国家政策、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标准。集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相关院校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打造、设计社会心理服务教学体系、师资培养方案等,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提供科学、系统的专业保障,努力把“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培训认证项目,打造成精品课程和梯次人才的培训平台。
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1、什么是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
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而培养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是运用各种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对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提供服务的专业指导人员。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知识理论,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能够为各类人群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协助和各类社会心理文化活动的复合型专门心理服务人才,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课程证书
国内首批高校专业认证: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
pg电子官方网站“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项目是经我校大学终身教育处立项的继续教育认证项目,是国内高校首批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认证培养的院校之一。
高校联合共创精品课程:满足社会心理服务的多层次需求
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认证项目是由pg电子官方网站进行策划、设计和实施,联合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以及北大、北师大等高校领域内知名专家共创研发,全新打造“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培训体系。
课程分为“初级基础班、中级实践班、认证班”三阶。
育训结合,分层递进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学习、体验、实训、督导过程中循序渐进,在培训深度和难度上螺旋式推进,促进学以致用,分层分级提升能力素质。
引领创新,规范发展
坚持专业引领,积极推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创新,围绕社会心理工作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探索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培训方案,引领促进社会心理人才培训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按规定的课程和学时为依据,采取线上授课、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并充分发挥各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体验式教学,参观见学
重视体验式教学,按照培训目标,结合培训内容,进行体验式教学安排和设计,如认证班时组织参观“我校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脑智科学实验室”;或适时组织社会心理工作者到各社区社会心理服务站(中心)等场所参观见学,丰富感性认知,促进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通过参加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初级培训,使受训人员掌握以下内容:
(一)了解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在伦理规范的指导下开展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二)了解心理学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如社会工作理论、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
(三)了解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科普宣教相关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宣教方式方法,帮助群众获取专业精神心理服务资源;
(四)了解社会心理服务实操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协助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开展基础工作支持。
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当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缺乏。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项目以打造“有政策解读水平、有理论基础、有实操技术”的综合服务型人才为培训理念,为社会各界培育社会心理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社会治理等各项社会服务中的首选。
国家政策支持,热门职业岗位
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各部门各行业心理服务,需结合行业特点,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供心理健康或社会工作服务。要在村(社区)简历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2021年底前,以村(社区)为单位,建成率达80%以上。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共有3236个社区和3888个行政村,按照《北京市2021-2022年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建设方案》要求,需要培训心理服务专业人员5000多人,新建心理服务社会组织300家以上,才能达到心理服务覆盖要求。
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就是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首选,通过本课程系统学习,学员将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服务、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协助、心理健康科教宣传、心理援助等手段,获得科学性、专业性、实操性于一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的理论与技能。成为打造和构筑社会心理防线,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型职业。
受训对象涉及领域广泛
在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中,对不同类型个人、群体及社会机构提供科普宣教、心理健康管理、情绪疏导、心理辅导、社会心态管理、心理危机管理、社会心理服务管理的积极心理服务的工作岗位。如高校心理教师、教育工作者、心理专业学生、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团体、慈善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社会综合治理、司法公安监管与服务、社会组织、社工服务、社区服务人员等均适合参加。
pg电子官方网站主办
pg电子官方网站具有独特的学术优势,学科专业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学院的师资力量强大,聚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并形成了“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
专业研究中心,助力学科发展
pg电子官方网站研读国家政策、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标准。集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相关职业院校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打造、设计社会心理服务教学体系、师资培养方案等,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提供科学、系统的专业保障。
pg电子官方网站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课程分为三阶:初级基础班、中级实践班、认证班。初级基础班主要培养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基础服务人才。
初级基础班课程设52学时,课程四大模块:政策解读模块、伦理与法规模块、社会工作与心理学基础理论模块、社会心理服务实操与技能模块。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学时 |
政策解读模块 |
社会心理服务与积极心态建设 |
4 |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相关政策解读 |
4 |
伦理与法规模块 |
社会心理服务的伦理与规范 |
4 |
社会工作与心理学基础理论模块 |
社会工作理论 |
4 |
普通心理学 |
8 |
积极心理学 |
8 |
社会心理服务实操与技能模块 |
常见异常心理问题识别 |
4 |
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与实践(个体辅导) |
8 |
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团体辅导) |
结业考核 |
考试 |
4 |
学习报告(1个月内提交) |
4 |
课程总数:9 总学时数:52 |
备注:如遇课程或授课师资变动,pg电子官方网站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以实际安排为准,不少于52学时。 |
八.师资专家(初、中、认证三阶部分师资)
首席责任教授
彭凯平教授
现任现任pg电子官方网站院长,我校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曾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报告。
至今已发表45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出版图书《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文化心理学(英文教科书)》、《跨文化沟通》、《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孩子的品格》等中英文著作12部。多次获得重要学术奖项,200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会最佳论文奖;2006年美国管理学院最佳论文奖;2007年被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评为全世界论文引用最多的中青年社会心理学家。2015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自2015年起,连续七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家榜单”,2017年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2013和2014年所教授的《心理学概论》成为中国慕课(MOCC)最受欢迎的课程,并于2017年评选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5年当选山东卫视《中国好先生》节目“中国十大先生”;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2018年获我校大学“良师益友奖”;2019年 所授《积极心理学》获教育部网络精品课程;2021年所授《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服务综合课程体系》荣获我校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8年获得我校大学经管学院EMBA最受欢迎的教师奖、教学突出贡献奖。2020年获我校大学抗疫先进个人称号。
其他教授团队(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陈涛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农村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级项目专家、儿童工作智库“儿童与福利和社会环境”组召集人。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儿童社会工作。
樊富珉教授
我校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注册督导师;中国科协全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专长: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危机干预;生涯发展辅导与职场心理咨询;生命教育与自杀预防;心理咨询师教育;积极心理学及应用等。
李虹教授
我校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在我国企业培训领域对压力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健康培训有着深入的研究,被学员敬称为:遥不可及的永远精神偶像。
李焰教授
我校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教授;北师大心理学学士、硕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健康心理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内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家压力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较有研究。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叙事治疗等多个理论流派的专业训练。
刘丹教授
我校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 心理学博士毕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 系统督导师(D-06-42)。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家庭 治疗学组常务副组长。
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研究 所访问学者。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工作领域:青少年 心理咨询,婚姻与家庭治疗从1991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从1994年开始从事家庭治疗工作。
刘军医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家庭治疗学组委 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伦理组);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首批注册督导师(D-06-04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督导师(XXD-2020-051)。
孟天广教授
pg电子官方网站长聘副教授、仲英青年学者;pg电子官方网站副院长;政治学系副教授;计算社会科学平台执行主任;数据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苏世民书院兼聘教授。兼任我校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研究兴趣包括中国政府与政治、福利政治、政治传播、大数据与网络治理等。拟讲授《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国家社会关系》。
牟文婷教授
我校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精神科系门诊心理医生、临床督导师、博士后研究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临床心理学博士。 执业资格:美国执照临床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临床专长: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惊恐障碍、特殊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各类焦虑问题。 研究方向:焦虑抑郁、考试焦虑、短程心理干预、心理咨询信息化短 程、循证心理干预。
倪子君博士
我校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pg电子官方网站心理学系博士,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曾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编导,《健康人》心理版主编。我校大学MBA积极心理学课程授课者,成功引进、出版、翻译《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幸福手册》、《过你想过的生活》等畅销书。
钱静教授
我校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英国华威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德国马普研究所(Max Plank Institute) 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我校大学新雅书院常任导师,心理学系伦理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专长:行为经济学,判断与决策模型,社会与认知,数学模型模拟认知机制,认知心理学,心理物理测量。
研究概况:钱老师善于从理论构建的层次,运用多学科的视角与严格定量的方式研究经济与决策行为中的基本问题。她创建了一种用来描述情境判断的广义数学模型,适用于市场中消费价格判断与劳动经济学中工资满意度的研究。具体说,就是用心理计量学的科学方法,探究与解决经济学与社会学当中与决策行为,风险认知有关的科研课题。
孙沛教授
pg电子官方网站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独立研究员;研究领域:心理测量、知觉与注意、多动症、成瘾行为、决策、功能磁共振成像。
童敏教授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民政厅和厦门市湖里区社会工作专业督导。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相关研究,发表社会工作方面的中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英文论文数篇,出版专著多部;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民政部研究课题以及向的社会工作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和本土化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
许燕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心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卫健委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成员等职;曾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
严飞教授
我校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我校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pg电子官方网站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我校社会学评论》执行主编主要研究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抗争政治、都市文化与治理、比较社会政策、大数据与历史研究。
钟年教授
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曾任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我校大学心理学系兼职教授、复旦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指挥学院兼职教授。“心理学与中国发展论坛”发起人、中国“文化心理学高峰论坛”发起人,曾被武汉大学学生评为“最受喜爱的十佳优秀教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郑路教授
我校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系党支部书记,我校大学苏世民书院教授,我校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RONG”教授,我校大学经管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组教授。
特别说明:根据学员结构或授课老师情况,课程内容可能有部分调整,授课教师如遇调整,以实际安排的为准;也可根据各单位社会心理服务需求定制课程。
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初级基础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所需要的基础服务人才。
招生对象:
1、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相关从业人员;
2、慈善福利机构、社会团体等机构从业人员;
3、社工、医院卫生防疫、企业管理人员、教师、心理咨询师;
4、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及以上在校学生;
5、已经在其他机构参加过相关学习且获得相应资格,需要再次进修提升自我的人员;
6、对心理学感兴趣,有意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人员等;
7、热爱学习,具有正能量、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士;
8、有志于了解和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用相关人士。
注:招生对象不含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本认证项目将通过全国公开招生的形式开展,课程委员会将对申请者提供的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择优给予入学资格,报名流程如下:
1.登录网页或扫二维码进行注册报名http://wenjuan.tsinghua.edu.cn/s/mem6zy/
2.收到注册信息,进入初步审核阶段,工作人员将以邮件形式通知您初审结果;
3.初步审核通过,进入资格审核阶段,按照要求提供资格审核资料并等待结果;
4.资格审核通过,进入费用缴纳阶段,按照指定方式完成汇款并备注发票信息;
5.费用缴纳完成,请将带有汇款人姓名及汇款时间的凭证或汇款底单扫描电邮至:dinglu@tsinghua.edu.cn,
6.收到汇款凭证,工作人员将按照教学安排为您发放开课通知。
注:所有通知皆通过邮件形式发送,请确保报名时填写有效邮箱地址
(一)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线上授课
上课平台:雨课堂、腾讯会议
注:本培训项目有最低开班人数要求,报名人数未达到最低开班人数,将取消或延期举办该项目。
(二)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2022年05月13日-2022年07月31日,共52学时,包含上课、考试、实习报告提交
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05月12日(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时间,根据学校制度提前通知)
(三)结业形式
初级班:基础理论学习与考试、实习报告提交、伦理审核。其中基础理论考试、实习报告必须全部通过,且通过伦理审核者,方能考核通过。全部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初级基础班”学习证书。
备注:如果当期考核有不通过者,可以补考一次(仅限考试不通过者且只有一次补考机会)。伦理审核不通过者没有补考机会。
(四)结业考试
1.基础知识考试
主要考核学员对课程内容以及教材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题型为选择题和主观题,由我校大学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项目组专家出题,统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总分100分,必须达到60分才能通过。
2、实习
完成实习工作,实践应用社会心理服务的知识和技术,在实习中投入不少于20小时的总时间。实习可以独自完成,也可小组完成,小组成员必须每人都完成所有要求。
3、报告提交
要求写明以下内容:一是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的学习与本职工作(或个人兴趣)的结合点及拟研究的主要课题内容;二是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实习环境(地点、单位、涉及人群等)、实习方法和过程、实习结果、实习意义和讨论、后续工作计划、实习涉及的伦理问题、并提交实习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相关材料。
实习报告要求:初级学员提交2000-5000字。
4、伦理审核
我校大学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的学员,必须在学习、实习和认证之后的实践工作中,始终遵守《我校大学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伦理守则》。在学员申请认证证书时,伦理考量一票否决。
(五)学习证书
初级班学员在完成学习内容并考核合格,符合条件的将由我校大学终身教育处颁发:“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初级基础班”学习证书。加盖“我校大学继续教育证书专用章”和“pg电子官方网站”公章,证书号可登录网站查询,网址http://thtm.tsinghua.edu.cn。
培训费:5800元/人。
转银行账户:采用银行汇款方式,将培训费用汇至我校大学账户,由学校为学员开具《中央非税收入统一票据》。汇款信息如下:
账户名称:我校大学
账户:0200004509089131550
开户行名称: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用途:2207010003+学员姓名。
费用包括:课程研发费、授课费、教材资料费、讲义制作费、论文答辩费、证书制作费等。
不包括:团队拓展费、参考教材费,培训期间的食宿、交通费及班级活动费等。
pg电子官方网站《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项目组
报名地址:我校大学明斋113室
报名电话:010-62780239 18610713702
(由于报名咨询人员较多,可能存在占线情况,无法接通请多打几次,或者直接发邮件到报名邮箱进行咨询)
报名邮箱:dinglu@tsinghua.edu.cn
本项目招生截止日期为2022年05月12日
pg电子官方网站保留对课程信息(包括价格、日期、地点、课程安排、师资及其他细节等)进行调整的权力。
本文只介绍初级基础班相关招生信息,中级实践班及认证班招生将在初级基础班结束后开始。
记载芳华留下你的青春记忆
魂牵梦萦成为你的精神家园
与同窗一起欢笑
与好友一起成长
这里便是你的我校园
百年芳华期而得遇